党员系列学习之十四:全面学习了解十八大以来党的治国理政思想以及党和国家的发展成就 喜迎十九大胜利召开 |
2018-10-23 |
登高望远天地阔——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综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在今年的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宋代王安石的这首诗,寓意深远。 登高望远天地阔。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挺立时代潮头,引领”中国号”巨轮,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前进。 绘就治国理政的宏伟蓝图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在时间长河里,5年不过匆匆一瞬,却会因历史书写者的勇气和担当显得格外厚重。 5年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宏伟蓝图逐步绘就—— 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国梦”,从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发展,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迈向新境界。 “中国梦、‘两个一百年’是对“三步走”战略思想的重要发展,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架构的逻辑起点。”中央党校副教育长韩庆祥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抓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牛鼻子”,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起到重要作用。而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则掀开了关乎中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面对全球经济复苏持续乏力、国内经济因“三期叠加”而结构性矛盾突出的新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经济规律,主动适应新常态、以供给侧改革引领新常态,使经济发展后劲十足。 5年来,中国经济增长保持7%左右的增量,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在30%左右,稳居全球第一。 澳大利亚创新金融研究院院长郭生祥评价说,中国正走上一条调结构、转方式、提质增效的正确道路,是全球经济增长的“稳定之锚”。 搭建深化改革的四梁八柱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如何攻坚克难、深化改革,成为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前的一道考题。 2012年12月7日,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23天的习近平首次赴外地考察,便选择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省。当月底,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没有中国的明天。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 一年后,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路线图和时间表,涉及15个领域、330多项较大的改革举措,吹响了改革的前进号角。 面对千头万绪的改革任务和空前巨大的改革压力,习近平亲自挂帅担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截至今年8月底,他主持了全部38次深改小组会议,聚焦改革任务,突出问题导向,突出精准发力。 一组数字可以看出全面深改的工作成效:2014年,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确定的80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2015年,完成数量达到101个;2016年,这一数字提升至225个。 司法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央企薪酬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科技体制改革、足球改革……以前不敢碰、不敢啃的“硬骨头”被一一砸开。 深化改革也深刻改变着国家面貌和人民命运。在改革推动下,4 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先后挂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的企业登记模式全面推行,日均催生企业超1.1万家;中国农村累计5564万人摘掉“穷帽子”;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 砥砺奋进这5年,改革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鲜明旗臶和当代中国的时代特征。 让人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大兴安岭南麓山区74岁的郭永财,深深记得2014年春节前的那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踏雪走进他家,察地窖,摸火墙,坐炕头,同他促膝谈心。总书记对老郭一家人说,快过节了,知道你们生活有困难,我特地来看望你们。 “我是黄土地的儿子。”对人民的深情和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担当,深深融入到习近平的理想信念之中,伴他从陕北农村到华北县城,从沿海特区到东部大省,从担任直辖市委书记到掌舵”中国号”巨轮。 习近平就任总书记以来,脚步踏遍祖国大江南北,走遍了全国 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察细微处、关枝叶情。”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让人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是初心,更是奋斗目标。 5年过去,沉甸甸的民生成绩单摆在我们面前: ——多项扶助低收入群体、残疾人群体政策出台,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等制度第一次以行政法规形式予以明确,城乡养老、住房保障实现并轨……民生领域”冰点”正在消融,”保障网”更为坚实。 ——户籍改革填平城乡鸿沟;”大气十条”“水十条”接连落地,”土十条”加紧制定;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扩面,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全面小康,正在让老百姓生活得更有质量和精气神。 来自人民,依靠人民,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人把人民幸福深深镌刻在通向中国梦的里程碑上。 从严治党勇于刀刃内向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 2013年7月11日,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细雨蒙蒙。 西柏坡纪念馆内,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块展板前久久驻足。上面写着中国共产党人”进京赶考”前定下的6条规矩。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 习近平同当地县乡村干部、老党员和群众代表座谈时表示:”‘考试’仍在继续,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 5年来,”打铁还需自身硬”一诺千金,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这是率先垂范、以上率下的5年。中央领导干部带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全程指导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形成巨大的示范效应。 这是”打虎”“拍蝇”、整饬作风的5年。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郭伯雄、苏荣等”大老虎”接连被揪出;119万人被纪律处分,累计超过17万人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被问责;近3000名外逃人员被从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追回;中央巡视实现”全覆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形成。 这是从严治吏、完善党规的5年。出台《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制定《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印发《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编制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第一个五年规划、首次开展党内法规清理……5年来,中央出台或修订的党内法规超过50部,全面从严治党由重点治标走向重点治本。 全面从严治党吹散了政治”雾霾”,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从2013年的81%增长到2016年的92.9%。 在固本培元的实践中,一个历经近百年的大党正以崭新姿态,勇立潮头。 秋高气爽,时光正把北京的秋色染得金黄。在这个丰收的季节,中共十九大即将召开。 回首过去5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展望未来5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不但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更将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崭新征程。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相信,在这历史的关键时刻,十九大必将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中国号”这艘巨轮,必将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根本遵循—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
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非凡理论勇气、高超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赤诚为民情怀,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紧紧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党的建设根本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立意高远、观点鲜明、内涵丰富、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党建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正确指引。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对于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根本政治保证,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深刻领会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对此,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 加强党的建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总书记将党的领导上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高度,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党和人民团结、奋进、胜利的旗臶,党坚强有力,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为此,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抓好党的自身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加强党的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华民族正处于走向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种矛盾叠加,风险隐患集聚。当今世界,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的变化,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严峻。在这样的国内外形势下,我们要实现伟大梦想,就必须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加强党的建设是不断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的迫切要求。新形势下,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总书记指出,我们加强党的建设,就是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狠抓”六个从严”,取得了丰硕理论、实践和制度成果,党风政风明显好转,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党内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老问题反弹回潮的因素依然存在,还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果不能持续坚持从严治党,不能坚决有力地防止和解决管党治党宽松软的问题,那必然会从根本上影响我们党领导作用的发挥和执政地位的巩固。因此,全党一定要把严的要求贯彻到管党治党全过程、落实到党的建设各方面。 二、深刻领会加强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要求,牢牢把握主题、主线、价值取向和根本目标 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必须有正确的思想指引。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以及党的建设全局,作出总体部署、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和明确要求,对此,我们要牢牢把握。 牢牢把握”全面从严治党”这个党的建设的主题。全面从严治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管党治党、治国理政的鲜明特征。总书记指出,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管党治党一刻不能松懈,要不断提高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鲜明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总书记首次将全面从严治党上升到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高度,并将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了治党与治国的内在统一,是对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的创新发展,推动管党治党由宽松软走向严实硬,开辟了党的建设新局面。 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党的建设主线。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是共产党人的天经地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核心的使命;要保持姓”马”姓”共”的政治本色,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保持先进性。同时指出,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的,加强党的建设,就是要同一切弱化先进性、损害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祛病疗伤,激浊扬清,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这些重要思想,深刻阐明了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与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的内在关系,为全党永远保持党的性质、永远居于时代前列增添了强大思想动力。 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党的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总书记响亮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臵,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坚持走群众路线,站稳群众立场,增加群众感情,始终与群众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这些重要思想,深刻诠释了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增强了全党同志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从而使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战略定力和政治自觉。 牢牢把握”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这一党的建设的根本目标。总书记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稳定的最大”压舱石”;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些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党的执政规律,明确了党的建设的根本目标,为加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三、深刻领会加强党的建设的重点任务、重大举措,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建设的各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明确要求和措施,对此,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并抓好落实。 思想建党摆在党的建设首要位臵,坚持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治党相结合。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革命理想高于天,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建设的战略任务,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立根固本、补钙壮骨,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真经”,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心学”。共产党人要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走在时代前列,在旗臶、道路、宗旨问题上不可须臾离开初心。同时,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注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补足精神之”钙”。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始终重视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的组织功能、组织优势、组织力量。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治党相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的重大创新,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原则,有效增进了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团结一致,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四个自信”。 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总书记指出,伟大的斗争、宏伟的事业,需要高素质的干部,强调要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鲜明提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强调领导干部要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四有”“四铁”,忠诚、干净、担当。强调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强化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坚决纠正干部选任中“四唯”问题;成长为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要加强干部培养,提升专业素养,优化干部成长路径;要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制度机制,精准科学选人用人,把好干部精心培养起来、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要把从严管理干部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要把严格要求和关心爱护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提出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些重要思想,揭示了干部工作和人才工作的内在规律,立起了选人用人的时代标尺,指导我们加快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广聚优秀人才步伐,为组织路线更好服务政治路线提供了科学指引。 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总书记指出,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激活基层党组织,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让党的旗臶在每一个基层阵地都高高飘扬。强调要大力加强支部建设,强化政治功能,发挥支部主体作用,使支部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要选好用好管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把那些靠得住、有本事、肯干事、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基层党组织书记岗位;要从严教育管理党员队伍,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党的组织生活;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团结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要把人财物和权责利对称下沉到基层,确保基层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这些重要思想,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政治定力,指导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不断提升,取得显著成效,进一步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总书记指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强调要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要突出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把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贯穿始终;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关键是高级干部。这些重要思想,抓住了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的钥匙,有效指导解决了一些地方党的组织生活不经常、不认真、不严肃的问题,推动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全面向好。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驰而不息、抓常抓细抓长。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根本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防范和查处各种隐性、变异的”四风”问题,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常态化、长效化,使党的作风全面纯洁起来,以优良的党风带政风促民风。这些重要思想,赋予党的作风建设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推动”四风”问题得到有力整治,使多年来认为不可能解决的顽瘴痼疾逐步得到解决,党风政风出现了新的局面。 把反腐败斗争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腐败。提出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老虎”“苍蝇”一起打;要严格党内监督,发挥巡视利剑作用;要标本兼治,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问责力度,强化责任追究。这些重要思想,把反腐败斗争提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指导我们党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清除各种政治”污染源”,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极大赢得了党心军心民心。 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用铁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纪律不严,从严治党就无从谈起。总书记指出,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强调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纠正”七个有之”,做到”五个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用纪律管住全体党员;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高压线。这些重要思想,阐明了党纪与国法的关系,首次提出纪律建设的全新命题,拓展了党的建设格局,指导全党形成了守纪律讲规矩的良好局面。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坚持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总书记提出,要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依据党章从严治党;要健全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体现到制定决策、选人用人等各个环节;要体现改革精神和法治思维,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要增强制度执行力,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不能让制度成为”橡皮筋”“稻草人”,坚决防止”破窗效应”。这些重要思想,体现了新形势下我们党推进管党治党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新理念,指导我们党积极稳妥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制度治党、依规治党迈出坚实步伐。 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强化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保证。总书记强调,从严治党,必须增强管党治党意识,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提出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党委(党组)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既要挂帅又要出征,要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压力;要以严肃问责推动责任落实,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这些重要思想,抓住了党的建设的牛鼻子,推动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管党治党的创造性实践,层层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指导我们形成了全党上下认真抓党建的良好氛围。 四、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推动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滋养,而且蕴含着强大的精神驱动和科学的方法论指引,对此,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以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的理论特质。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与马列主义党建学说、毛泽东建党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一脉相承,同时,又以改革创新精神把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体现着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深刻性与通俗性的统一。 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的政治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对确保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孜孜以求,对我们党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念兹在兹,体现了坚定崇高的信仰信念、忧党兴党的政治本色、深厚真挚的为民情怀、自觉强烈的使命担当、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 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的思想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体现了鲜明的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历史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和强烈的问题意识、问题导向,蕴含着以上率下、上下联动、统筹推进、久久为功等一系列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供了正确的方法论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新境界,为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是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行动指南。我们必须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系统学、深入学、跟进学,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切实增强”四个意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断取得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图解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_共产党员网 http://news.12371.cn/2017/07/03/ARTI1499034913888137.shtml)
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抓基层强基础纪实 “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必须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这是向全国45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发出的动员令 “要严格党员日常教育和管理,使广大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这是向全国8900多万名党员吹响的冲锋号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只有党的组织强起来,党员队伍强起来,党的工作强起来,才能凝聚起筑梦前行的蓬勃伟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扎实做好抓基层强基础的工作,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一个更有战斗力、领导力,更具创造力、感召力的执政党正以昂扬的姿态,带领亿万人民向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阔步前行。 谋篇布局强基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把抓基层强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为加强基层党建指明了方向 历史的细节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启示。 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30多年前工作过的河北省正定县,看望塔元庄村干部群众,详细了解村里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和村党支部工作情况,交谈的话题又一次聚焦他长期高度关注的主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十分重要,只要每个基层党组织和每个共产党员都有强烈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都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党就会很有力量,我们国家就会很有力量,我们人民就会很有力量,党的执政基础就能坚如磐石。”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16 对于一个拥有45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和89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而言,强基固本至关重要。 96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成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与党始终高度重视加强自身建设、始终高度重视做好抓基层强基础的工作是分不开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对基层党建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 ——党的基层组织制度建设改革,着力点是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它的政治功能要充分发挥。 ——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让党的旗臶在每一个基层阵地上都高高飘扬起来。 ——必须从最基本的东西抓起,从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严起,在打牢基础、补齐短板上下功夫,推进党建工作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手段创新,让支部在基层工作中唱主角。 ——各级都要重视基层、关心基层、支持基层,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确保基层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 ——以党组织功能是否增强、党员干部素质是否提高、党的建设各项部署是否落实、党的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证作用是否明显、人民是否满意为尺度,全面检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 从地位作用到功能定位,从目标要求到方法措施,从工作导向到检验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党建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基层党建怎么看、抓什么、如何抓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亲自挂帅、亲自过问、亲自督导。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5年来,中央召开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对基层党建作出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出席并作重要讲话。 5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审议基层党建重要文件。《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关于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等”四梁八柱”性政策文件陆续出台。 5年来,从党政机关到农村、社区,从国有企业、高校到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从科研院所到基层连队,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中总要过问基层党建情况,与党员群众促膝谈心,了解基层党组织建得强不强、党员作用发挥得好不好、群众满意不满意。 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坚决看齐、及时跟进,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把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落实到基层,全党上下抓基层强基础的氛围日益浓厚,基层党建工作越来越严、越来越实…… 凝心聚魂壮筋骨——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武装全党,持续深化党内思想政治教育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前进的旗臶。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历经艰难险阻,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首先靠的是正确的理论武装、先进的思想指引。思想建党始终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 “‘欲事立,须是心立’。加强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全党步调一致的前提。” “我们党是一个大党,统一思想历来不易。”“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魂’”。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保证红色江山永固的战略高度,准确把握党的建设规律,作出一系列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举措,开启了思想建党的新篇章。 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始终是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非凡理论勇气、高超政治智慧,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自觉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成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郑重选择、高度共识和坚定行动。 以3次党内学习教育为载体,坚持以上率下、思想先行、理论武装,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自觉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为在新的长征路上夺取更大胜利奠定了坚实思想基础。 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突出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广大党员干部静下心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解决”四风”问题,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理念植根于灵魂深处。 2015年4月至2016年2月,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1.8 万名县级以上党委(党组)书记带头讲专题党课,分3个专题开展学习研讨,对照正反典型深刻剖析,拧紧思想和行动 “总开关”,对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党性上又一次集中”补钙”“加油”。 2016年2月以来,在全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为主要内容,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以党员大会、党小组会、上党课为基本形式,定时间、分专题组织党员集中学习,以学促做、以知促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政治自觉达到新的高度。 同时,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培训,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实施《2014—2018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培训党员7.6亿人次。《信仰》《筑梦中国》《榜样》等成为热播节目,远程教育、共产党员网等成为旗舰平台…… 灯塔指引方向,思想照亮航程。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蕴含其中的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论,犹如春风化雨,融入广大党员血脉之中。 向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成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理想信念更加坚定。”革命理想高于天!”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广大党员干部立根固本,挺起精神脊梁,增强党性修养,强化宗旨意识,提高政治觉悟,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四个意识”更加牢固。”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广大党员干部把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作为政治信念坚守、作为政治底色保持,坚定不移服从核心、维护核心,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纪律规矩更加严明。”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了纪律观念、底线意识,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强化自我监督,校准思想之标,绷紧纪律之弦,调正行为之舵,自觉用党的纪律和规矩规范言行。 ——担当作为更加凸显。”党员强不强,关键看肩膀。”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进一步提振,奋发有为,苦干实干,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不懈奋斗。 强基固本筑堡垒——着眼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党的旗臶在基层阵地高高飘扬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 严密组织体系、严格组织生活、严明组织纪律,把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充分发挥出来,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用心用力的一件大事。 ——讲政治、强功能,建设一个个坚强战斗堡垒。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基层党组织基本属性的深邃把握,对基层党组织突出问题的深刻洞悉,对基层党组织功能作用的正本清源。 定位准才能方向明。 提高政治站位、凸显政治属性、强化政治功能,充分发挥领导核心、政治核心作用……45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形成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之势。 坚定不移把方向。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确保各项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团结带领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成为各领域基层党组织的头等大事。统筹协调管大局。坚持在大局下行动、自觉为大局服务,议大事、抓重点,加强集体领导,推进科学决策,基层党组织更有分量了,在重大问题决策中腰杆更直了。 不折不扣保落实。抓班子带队伍,领导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并发挥其作用,凝心聚力完成中心任务,把中央决策和上级部署落实到每个支部、各项工作。 ——分类抓、统筹抓,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整体提升。 “无论农村社会结构如何变化,无论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如何发育成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不能动摇、战斗堡垒作用不能削弱”。 “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千方百计使群众生活更方便一些,使群众表达诉求渠道更畅通一些,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从农村到城市,从边疆民族地区到贫困地区,从国有企业、机关、高校到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中小学校,习近平总书记对各领域基层党建提出明确要求。 一个一个领域研究突破,一个一个方面巩固提升,召开会议、下发文件,细化任务、列出清单,专项督查、一抓到底…… 在农村,召开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推广”浙江经验 20条”,创新完善基层党组织设臵,选好管好用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加大抓乡促村力度,强化乡镇抓村的直接责任,55万个行政村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大力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调整 3500多个贫困乡镇党委书记,选拔1.4万名”老乡镇”、专业技术干部进入贫困乡镇领导班子,调整配强5000多名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发展壮大薄弱村空壳村集体经济。全国选派19.5万名机关优秀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在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城市,总结推广上海等地经验,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推进街道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和各领域党建互联互动,扩大商务楼宇、各类园区、商圈市场、网络媒体等新兴领域党建覆盖,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断深化。1260万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 在国有企业,把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配备专职副书记…… 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问题正在有效解决。 在高校,先后出台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加强院系党组织和师生党支部建设,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立德树人全过程。 以园区为龙头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强化社会组织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加强民办学校、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研究推进互联网企业党建工作…… 分类指导、分类施策、分类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形成整体提升、全面加强的工作格局。 ——攻弱项、补短板,着力突破基层党建薄弱环节。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麻绳最容易从细处断。越是情况复杂、基础薄弱的地方,越要健全党的组织、做好党的工作,确保全覆盖,固本强基,防止‘木桶效应’”。 根据”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要进行持续整顿”的要求,各地普遍按照村不低于10%、社区不低于5%,一村(社区)一策,配强班子、理清思路、化解矛盾,一轮接着一轮排查整顿,7.7万个村、社区党组织重新焕发活力。 针对”一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还比较薄弱” 的问题,开展推进”两个覆盖”专项行动……2016年底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到67.9%和58.9%,比2012年提高13.6和23.9个百分点。 按照”对基层干部不作为、乱作为、贪腐以及执法不公等问题,必须坚决纠正、严肃处理”的指示,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查处与民争利、庸懒散拖等案件3.8万件,党纪政纪处分1.8万人。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集中推进基层党建七项重点任务,督促基层党组织按期换届,对违纪违法党员给予处理,解决机关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灯下黑”问题……2017年集中整治”村霸”和宗族恶势力,每一项都是针对问题去的。 对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在解决突出问题中,基层党组织建设整体水平得到提升,广大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给资源、增投入,切实强化基层基础保障。 “各类资源配臵要向基层和基础工作领域倾斜,确保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干部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这其中凝结着习近平总书记浓浓的基层情怀、深沉的关爱关切。 5年来,各地抓住换届契机,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村党组织书记中农村致富带头人占54%,以村、社区为重点,对基层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每年培训60万人次以上……选、育、管、用多管齐下,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认真落实”一定三有”政策,按照不低于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两倍标准核定村党组织书记基本报酬,提高社区工作者报酬待遇,加大从优秀村、社区干部中选拔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力度, 解除基层干部后顾之忧……基层干部切身感受到了党中央的关心和温暖。 健全基层党建经费保障制度,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年均达到10多万元,落实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的社区达91.4%,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经费税前列支,加强乡镇 “五小”建设,半数以上的村活动场所面积超过200㎡……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服务的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牢固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一个一个支部提升,一个一个阵地巩固……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基层基础不断夯实。 严管厚爱增活力——鲜明树立”四个合格”党员标准,把各方面先进分子和优秀人才更多地吸收到党内,把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党员队伍的管理中去 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来体现,党的执政使命要靠千千万万党员卓有成效的工作来完成。” 这是2013年”七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对全体党员寄予的殷殷嘱托、切切期冀。 “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素质优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党中央谋篇布局、擘划宏章,确立党员队伍建设目标要求,指明党员队伍建设工作前进方向。 ——始终坚持政治标准,源源不断为党的肌体补充新鲜血液。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和作用,既取决于党员数量,更取决于党员质量。”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党员队伍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为发展党员工作提供了根本指引。 保持适度规模。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导制定发展党员总体规划。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把党员队伍入口关,2013至2016年,全国党员数量年均增长保持适当速度,党员队伍保持适度规模。 调整优化结构。着眼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社会基础,通过计划统筹、分类指导、政策倾斜、动态调节等办法,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与2012年底相比,2016年底全国大专及以上学历、女性、少数民族、生产工作一线党员占比分别提高5.9、1.9、0.2、5.7个百分点。 提高发展质量。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严格培养教育,严格政治审查,严格发展党员工作程序、责任和纪律。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新党员比例为11:5:1,优于2012年的 7:3:1,发展党员择优率不断提升。 ——以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为抓手,把每名党员纳入党组织有效管理之中。 “党内生活松一寸,党员队伍就散一尺。党员干部只有在严格的党内生活中反复锻炼,才能坚强党性、百炼成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内政治生活在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中的主要平台作用。 抓住党员组织关系管理这个中心环节。2016年1月开始,在全国范围部署开展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解决”口袋党员”问题,理顺党员组织关系,对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党员进行规范管理和组织处臵,90%的失联党员重新回归了组织的怀抱。 用好党的组织生活这一经常性手段。认真贯彻《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积极推行主题党日、领导干部讲党课等做法,组织生活在基层正常起来、认真起来、活跃起来。 着力解决流动党员管理这个难题。突出农村流动党员和大中专毕业生中的流动党员这两个重点,推动落实流出地党组织跟踪管理、流入地党组织主体管理、有关部门党组织协同管理、街道社区党组织托底管理责任,使他们”安家”、安心、安业。 突破疏通党员队伍”出口”这一瓶颈。制定出台《关于做好处臵不合格党员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明确认定标准、处臵程序和政策界限,把从严治党要求落到实处。近5年来,组织处臵不合格党员工作稳妥有序进行,进一步教育提高了党员、纯洁了队伍。 ——加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使广大党员既有义务、有责任、有奉献,又有权利、有温暖、有荣誉。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优秀基层干部因各种原因在基层一线工作中不幸过世。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这些优秀基层干部的家属,满腔热情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特别是要把他们的老人和未成年子女照顾好。这项工作,要有专人负责、专人落实。”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的重要指示中的一段话,文字不多,却饱含深情。 对广大党员和基层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满怀眷顾。这种眷顾,体现在一系列重要指示和为全国”两优一先”颁授证书、给患病的大学生村官回信、关心过问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生活、致以亲切问候等诸多细节之中…… 政治上关心、思想上关怀、生活上帮助。 按照党中央要求,各级党组织把关心关爱党员和基层干部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从做实做细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谈心谈话,到选树宣传表彰先进典型;从每年发放老党员生活补贴、提高基层干部待遇,到每年元旦、春节开展走访慰问等,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党员和基层干部奋发进取的内生动力。 明责实抓见成效——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 “是不是各级党委、各部门党委(党组)都做到了聚精会神抓党建?是不是各级党委书记、各部门党委(党组)书记都成为了从严治党的书记?是不是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成员都履行了分管领域从严治党责任?” 2014年10月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连发”三问”,振聋发聩,引人深思。 什么是政绩?什么是责任?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一针见血:”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 按照党中央部署,从2014年开始,连续3年开展市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并向机关、企业、高校延伸,70.8 万名党组织书记聚焦第一责任,述党建、找不足、挖根源,晒出问题、整改、责任”三张清单”,上级党组织书记严肃点评、直击问题、切中要害,375.1万名党员群众代表认真评议、把脉会诊、现场监督…… 明责、履责、述责、考责、问责,动力一级一级传导,责任一级一级压实。 各级党委紧紧抓住落实基层党建责任制这个”牛鼻子”,认真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把抓第一要务和抓最大政绩有机统一起来,基层党建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福祉的强大动力。 ——人们看到,在扶贫攻坚第一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成为脱贫摘帽的主心骨和”领头雁”。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是乌蒙山区最大的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截至2015年底,全县尚有10个贫困乡镇90个贫困村11万多名贫困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25%。 靠前指挥在一线!规划设计在一线!驻村帮扶在一线! 关键时刻,永善县组建驻村扶贫工作队105支,选派队员593名,进驻15个乡镇105个村(社区),团结带领群众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之中。 ——人们看到,在改革发展主战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 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一项历史性工程。”自雄安新区宣布成立以来,我们党员干部就放弃了休假,日夜奋战在农村工作一线。”雄县编委办主任科员、昝岗镇小四方村驻村工作组干部侯占良说,他们要走访村里每一家农户,摸底排查矛盾隐患,化解村民纠纷,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中,从广阔平原到边陲村寨,从车间班组到科研团队,到处都有基层党组织的旗臶高高飘扬,到处都活跃着广大党员无私奉献的身影。面对改革发展中的棘手问题和困难,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身先士卒,自觉承担起改革先锋队和主力军重任。 ——人们看到,在抗灾抢险最前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奋不顾身、甘洒热血。 2016年6月上旬,一场入汛来持续时间最长、累计雨量最大、影响范围广的强降雨席卷江西。面对灾情,江西各地纷纷组织党员突击队奔赴灾区抢险救灾。 在赣州市赣县区吉埠镇石含村,一面党员服务队的旗臶在夜风中飘扬,几名电力职工正在黑夜中维修供电设施。队员们翻山越岭,爬坡趟河,一直奋战到天亮。 当村子里又亮起一盏盏明灯,队员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只要村民们能早日通电,自己累点苦点也在所不惜。”党员服务队队员欧阳春茂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人们看到,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主动作为、创新实干。 2015年底,博士生党员朱俊刚做了个让人有些意外的决定:返乡,接受组织委派,担任湖北武汉市黄陂区李集街朱铺村的村党支部书记。 “博士村官”,能给农村带来什么?借力供给侧改革,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是朱俊刚给出的答案。 在朱俊刚的带领下,村里摒弃传统、粗放的农业种植模式,成立兴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农业田园综合体项目。目前,集农耕文化、农业旅游、农副产品采摘、民俗民宿等有机结合的新型农业,在朱铺村迅速发展。 ——人们看到,在民生保障最基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扑下身子,踏实苦干,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 在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黄龙村,曾经住在简陋小房的困难户张锡尧一家,如今也住进了二层小楼。”党和政府给我们家很多关心、支持,将来儿女工作后,一定让他们多帮助别人,回报党、回报社会。” 张锡尧的妻子陈燕容动情地说。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黄龙村调研时强调,农村党建工作要让群众满意。几年来,村里注重配强班子,建立党员网格化联系群众制度,每名党员都直接联系困难户,帮助解决问题。到2016年,村集体总收入增长到2700万元,分红翻了一番。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鲜红党旗的指引下,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谱写了一曲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铿锵壮歌。 惟奋斗者永不止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政党都不可能具有的强大组织资源。把基层党建工作抓好了,我们的基层党组织牢不可破,我们的党员队伍坚不可摧,党的执政地位就坚如磐石,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无往而不胜。” 如今,450多万个党组织正在成为450多万个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8900多万名党员正在成为8900多万名干事创业的先锋模范,密切着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汇聚成不可阻挡的磅礴力量。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是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把抓基层强基础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努力使党的组织更加强起来、党员队伍更加强起来、党的工作更加强起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图解|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抓基层强基础纪实 http://news.12371.cn/2017/07/04/PHOA1499109332091898.shtml# g) 彰显领导核心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全 面加强党的建设成就综述
伟大时代领航奋进,大潮奔涌砥柱中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以上率下、层层推进,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一个更加坚强有力的党,正领航着中国号巨轮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劈波前进。 统领全局协调各方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5 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从9个方面深刻概括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发展走过的很不平凡的5年。这”不平凡的九件大事”中,第一件大事就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大大增强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等多个领导小组组长,党中央进一步加强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军队和国防建设等工作的领导……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充分发挥,成为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根本保证。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这是保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 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每一个相关领域重要会议的召开,习近平总书记都出席并作重要讲话,对各项工作进行总动员、总部署。 党中央制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成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依据和基础。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 2016年金秋,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的核心地位,这是全党的共同意志,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为进一步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强基固本筑牢根基 “大湾村一户不脱贫,我就不撤岗!”安徽省金寨县大湾村第一书记余静向全村百姓作出承诺。两年间,余静扎根大山,带领当地百姓脱贫攻坚,使大湾村的精准脱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老百姓们连连感慨:脱贫路上,党组织是我们的”主心骨”,第 一书记是我们的”领头雁”,带着我们过上好日子了! 2013年至2016年4年间,5564万中国人摆脱了贫困,相当于一个欧洲大国的人口总数,中国的脱贫攻坚成就举世瞩目。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由中央选派的19.5万名优秀干部来到农村,以”第一书记”身份,成了脱贫攻坚一线的”领头雁”,并在建强基层党组织、提升治理水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使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在基层显著提升。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向基层延伸,基层党组织在各地各行业作用显著增强,党的旗臶在基层阵地高高飘扬。 ——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从2013年起,接续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并将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党员思想认识大大增强,党性修养的自觉性大大提高。 ——战斗堡垒更加坚固。分类抓、统筹管,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整体提升。在城市,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推进街道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和各领域党建互联互动;在国有企业,把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对高校,出台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以园区为龙头,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强化社会组织中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行持续整顿。 ——制度笼子越扎越牢。治国有常,治党重纲。5年来,中央共出台或修订近80部党内法规,超过现有党内法规的40%,使从严治党、从严治吏越来越有规可循、有据可依。 ——党员先锋作用充分发挥。在扶贫攻坚的第一线、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在抗洪抢险最前沿,到处活跃着广大党员无私奉献、实干担当的身影,廖俊波、黄大年、谢樵等一批先进模范,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榜样,为社会传递正能量。 如今,450多万个党组织正在成为450多万个战斗堡垒,8900多万名党员正在成为8900多万名干事创业的先进模范,密切着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汇聚成不可阻挡的磅礴力量。 自我革命焕发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作为重要抓手,通过理论武装凝心聚魂,通过整饬作风激浊扬清,通过严明纪律强化约束,通过”打虎”“拍蝇”“猎狐”惩治腐败,以刀刃内向、自我革命的决心勇气,有效解决了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大大加强,党风政风焕然一新。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这是党中央着眼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的重要安排。 打铁还需自身硬。全面从严治党,让党永葆政治本色,永葆生机活力,锻造出更加坚强有力的领导力量。 ——用整饬作风激浊扬清。截至2017年6月底,全国累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7万多起,处分13万多人。时至今日, “中央八项规定”从一个新名词,变得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打虎拍蝇持续高压。共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00余人,纪律处分领导干部100多万人,追回外逃人员近3000人,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使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 ——从严治吏匡正用人导向。近年来,修订《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印发《关于防止干部 “带病提拔”的意见》、修订印发《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守则》……逐步推动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和制度环境。 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从2013年的81%增长到2016年的92.9%。党兑现了”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庄严承诺,赢得了党心民心。 全面从严治党的生动实践,进一步强化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使之成为各项事业的根本保障。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号巨轮正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在创新中发展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党的建设之所以能取得重大进展,是因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作出一系列新部署,实施一系列新举措,从而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理论创新为党的建设提供科学指南 创新是推动党的建设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是党的建设提出科学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这种创新既有宏观层面的创新,又有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创新。多层面的理论创新,是党的建设取得突出成就的首要前提。 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从严治党视为重要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大刚闭幕,习近平同志就指出: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在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后,2014年12月中旬,习近平同志在江苏调研时指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从此,全面从严治党成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战略。全面从严治党决不是仅仅在”从严治党”前面加上”全面”二字那么简单,而是重要的理论创新。习近平同志指出:它”不只是字面上的变化,更是实践的发展、认识的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全面”就是管全党、治全党,覆盖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部门,重点是抓住”关键少数”;”严”就是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治”就是从党中央到基层党支部都要肩负起主体责任,党委书记要把抓好党建作为必须担当的职责。从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看,正是由于提出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党的建设才不断开创新局面。 提出”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发展。思想建党是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创造。他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最早提出着重在思想上建设党的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通过对”文化大革命”的深刻反思,提出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问题,认为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关系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这一制度治党治国思想,是对思想建党的新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过程中,根据党的建设需要解决的新问题,提出了”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思想。习近平同志指出:”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要使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成为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也要使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成为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这一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提出”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紧密结合”——对”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思想的深化。这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思想的逻辑延伸,也是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落脚点。依规治党作为制度治党的具体体现,要求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求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用纪律和规矩管住大多数,使广大党员、干部严格执行党规党纪,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提出以德治党,旨在落实思想建党要求。习近平同志强调:抓好思想理论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把理想信念作为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用坚定理想信念炼就”金刚不坏之身”;抓好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党性修养教育,不断夯实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抓好作风建设,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以德治党与依规治党是相互贯通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修订,贯穿了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紧密结合的精神。 提出增强”四个意识”——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习近平同志强调:”全党同志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四个意识”不是四个概念的简单组合,而是有着内在逻辑、紧密联系、相互支撑的有机整体。政治意识是根本,确保方向和立场正确坚定;大局意识是基础,确保局部和整体协调一致;核心意识是关键,确保全党集中统一;看齐意识是保证,确保队伍整齐有力。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核心意识突出体现为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这两者是有机统一、互为表里的。 实践创新使党的建设迈出坚定步伐 理论创新带来实践创新,实践创新落实理论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将党的建设理论创新成果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解决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实践中提出许多新要求、制定许多新规定、推行许多新做法,给党的建设带来了新变化、新气象、新面貌。 实现学习教育常态化。落实思想建党、以德治党,离不开经常性的学习教育。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先是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随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然后又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今年3月,中央发出通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这些学习教育之”新”在于:第一,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动真格地而不是作秀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第二,各个环节抓实、抓细,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第三,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深学、细照、笃行,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教育风气。这些学习教育实现了从内容到形式的创新,对全面从严治党起到了重要的牵引作用。 制度治党取得明显成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理论和实践经验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是制度治党的标志性成果,对推进党的制度建设具有标杆作用。这两个文件堪称党的”护法神”,既是继续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抓手,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同时,《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的陆续印发,体现了我们党在管党治党方面的改革创新精神,也使管党治党更加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有力推动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惩治腐败。一个时期以来,腐败现象的多发高发势头令人揪心,严重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严重影响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创新举措铁腕反腐。习近平同志旗臶鲜明地指出:”不得罪腐败分子,就必然会辜负党、得罪人民。”“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13亿人民。这是一笔再明白不过的政治账,人心向背的账。”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猛药去疴、重典治乱,”老虎”“苍蝇”一起打,使多少年来一直遏制不了的腐败现象多发高发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 强化巡视监督的利剑作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巡视监督工作的创新主要表现为:一是提升了巡视监督的重要作用。习近平同志指出:”巡视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是”国之利器、党之利器”。二是明确巡视工作方针。重点就是”四个着力”,即着力发现领导干部是否存在权钱交易、以权谋私、贪污贿赂、腐化堕落等违法违纪问题;着力发现是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问题;着力发现是否存在违反党的政治纪律问题;着力发现是否存在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在中央纪委立案审查的中管干部中,一半以上是根据巡视移交的问题线索查处的。三是全面开展专项巡视。习近平同志指出:专项巡视”闻风而动,出其不意,哪里有反映就奔向哪里。对巡视过的地区和部门可以随时杀个回马枪、来个‘回头看’。”这是巡视工作的”轻骑兵”。 党的建设新成就带来深刻启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赢得了党心民心,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党的建设在创新中发展的实践,给我们带来许多深刻启示。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要坚定政治定力、富有担当精神。党的建设的创新不同于其他方面的创新,它与政治紧密相连,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因此,推动党的建设创新,首先必须做到政治立场坚定,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只有这样,才能以创新思维破解党的建设中的复杂问题,也才能使党的建设的创新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必须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些问题还非常复杂、非常棘手,这就需要有担当精神。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把权力交给我们,我们就必须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他强调:必须”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顽强的意志品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有了政治定力和担当精神,党的建设的创新就有了牢固的政治基础和强大的前进动力。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要有科学思维、正确方法。党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必须具备科学思维、正确方法。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要提高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增强看问题的眼力、谋事情的脑力、察民情的听力、走基层的脚力,将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结合起来,使思路、规划、方案符合客观规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之所以能推动党的建设创新发展,关键就在于坚持以科学思维来分析、研究和谋划党的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习近平同志指出: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正是紧紧抓住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党的建设才不断展现新面貌、开创新局面。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要厉行认真严细、倡导长抓实干。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些年来,党中央坚持实干,既勇于担当、雷厉风行,又认真严细、长抓实干。习近平同志指出:”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从严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保障。我们共产党人最讲认真,讲认真就是要严字当头,做事不能应付,做人不能对付,而是要把讲认真贯彻到一切工作中去,作风建设如此,党的建设如此,党和国家一切工作都如此。”他还指出:我们抓中央八项规定贯彻落实,看起来是小事,但体现的是一种精神。中央八项规定都抓不好、坚持不下去,还搞什么十中央八项规定、二十中央八项规定?抓”四风”要首先把中央八项规定抓好,抓党的建设要从”四风”抓起。办好一件事后再办第二件事,让大家感到我们是能办事的,而且是认真办事的。这样才能取信于民、取信于全党。这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工作作风。正是这种认真严细、长抓实干的作风,推动党的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了党心民心。 给人民更好的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 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纪实
2012年11月,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首次集体亮相,习近平总书记以”十个更”回应人民关切,”更好的教育”,排在首位。 2017年7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以 “八个更”再度回应人民关切,”更好的教育”,依然排在首位。 给人民更好的教育! 一个承诺,五年坚守。一以贯之的背后,是共产党人对执政誓愿的矢志不渝,更是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生动体现。这五年,拥有世界最大教育规模的中国,各学段入学率均超过了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教育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 这五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连续保持在4%以上。 这五年,共有3400万普通高校大学毕业生和3000余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臵——”立德树人”“改革创新” “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一个个关键词绘就一幅砥砺前行,让人民满意、人人出彩的中国教育画卷。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立德树人,中国教育的根本任务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从孔子杏坛讲学到孟母三迁,从朱熹臵办学田到王阳明龙岗讲学,从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批国办”的京师大学堂到烽火中走出的西南联大,上下五千年,教育始终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坚实基底。 而贯穿其中的根与魂,在于德。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基础上,党中央对于教育的根本任务的新概括,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 2014年5月4日,北京大学,湖光塔影,绿树婆娑,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五年间,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对莘莘学子深情嘱托—— “同学们都要自觉加强道德养成,从小就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把国家、人民、民族装在心中,注重养成健康、乐观、向上的品格”…… 对辛勤的园丁,总书记寄予厚望—— “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对学校和社会,总书记明确要求——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少年儿童中培育起来,家庭、学校、少先队组织和全社会都有责任”…… 把牢千里航船之舵,扎实广袤精神之纲。五年来,立德树人成为改革的先导、发展的基石—— 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覆盖大中小学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读出的,是写进他们心中的正能量。 今年9月,新学年带给每一位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新生的,不仅是新学校新起点,还有不同于以往的新教材。新中国历史上首次成立了国家教材委员会,由教育部统编的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材投入使用,更全面、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融通课内课外。 还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沁透日常。今年以来,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朝阳明显感觉到,思政课老师各方面的待遇显著提升了,思政课越来越受学生喜爱了。这一切得益于去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召开,《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力推进,从中央到地方,从顶层设计到体制机制,一场思政攻坚战全面打响。 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国学生党员人数为 187万,高校党建工作持续向上向好、连续25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表明,广大师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保持积极健康向上。 “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 改革创新,中国教育的破题之举 如今的中国教育,早非往日之象。但工业化步伐的加快,经济社会转型的爬坡过坎,都给我们这样一个教育基础相对薄弱、教育人口庞大的发展中大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世界最大教育规模与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共存,如何兼顾公平与效率?一个占世界1/5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从”人口红利” 向”人才红利”的历史性跨越? 如今的教育中国,立于崭新坐标。但步入深水区、到了啃”硬骨头”关口的教育改革,问题千头万绪、矛盾错综复杂—— 接受高等教育人数不断增长,教育结构调整已刻不容缓;城镇化加速推进,教育人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不规则流动;信息化飞速发展,给教育理念和方式带来了全方位的冲击…… 新的时代,赋予中国教育新的使命。迎难而上,中国教育作出响亮回答——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五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将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不断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进一步扩大教育开放。 从《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到《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从《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 —2020年)》到《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一连四个上下贯通、关涉全局的顶层设计方案,陆续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由国务院和相关部委具体实施。改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为历来教育改革所未有。 牵动千百万人命运的高考改革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分类考试、综合评价的考试制度正在加快建立;以公平为基本导向的多元录取考试招生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2017年,上海、浙江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成功落地,29个省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也陆续制定完成。 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义务教育择校热也终于迎来了降温局面。规范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大会战”,在北上广等19个大城市全面”打响”,探索学区制、集团化办学等一系列均衡区域教育资源的有力措施初见成效。按计划,今年,19个副省级以上重点 大城市各区实现100%的小学、95%的初中划片就近入学。 行稳致远,一系列改革创新之举持续推进,写下一串令人振奋的数字: 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77.4%,取得跨越式发展。小学净入学率99.9%,初中毛入学率达104%,已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毛入学率达87.5%,基本普及了高中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2.7%,接近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 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五年来,高校服务产业、企业和社会需求获得的科研经费总额超过1791亿元,发明专利授权量超过全国年发明专利授权总数的五分之一。依托高校建设的各类科技园区已经成为创新创业和创客空间的主要聚集区。 以中国高校科研创新为基的”中国制造”,正见证中国力量和中国奇迹。十八大以来,高校科技经费总额达6531亿元,平均每年增长约7.8%。高校牵头承担了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一大批973、863等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占总数的近60%,获国家科技三大奖占全部授奖数量的60%以上。 “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公平与质量,解中国教育急迫之需 “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2013年9月,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视频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 更好的教育,来自对公平的持续坚守。 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关头,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 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针对寒门学子的”国家专项计划”,让离录取分数线还差6分的范俊彪如愿走进了北京理工大学。自2012年我国启动实施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以来,每年招收的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人数不断增加,受惠学生由2012年的1万人扩大到2016年的9.1万人。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最偏远的桃花沟山村教学点老师刘兆明没想到,与粉笔、黑板相伴37年的他,竟然用上了电脑,走进了”数字化”时代。越来越多的乡村学校,悄然改变。这,源自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史上财政投入最大的单项工程——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计划。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已新建扩建校舍1.65亿平方米,配臵了价值80多亿元的新设备。 今天的中国已有超过1/3的县达到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认定标准;中职教育免学费政策已覆盖91.5%的学生;29个省份实施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政策,涉及考生近8万名…… 更好的教育,更来自对质量的不懈追求。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强调。 这是清醒睿智的战略判断。 五年来,从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到剪接体三维结构,一个个世界级难题的答案从中国高校走出,中国高等教育迸发的力量,正在推动中国科技走到世界最前沿…… 五年来,创新创业在大学校园蔚然成风,北京大学杨品杰团队的 “ofo共享单车”走出校园,走向大街小巷;”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出炉,中国高等教育由大到强迈出实质性一步…… 一连串坚实有力的”数字”,为中国教育改革注入十足底气:2016 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首破3万亿元,比上年再增7.36%。2016年,进一步明确”一个不低于、两个只增不减”要求: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不低于4%,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 一系列振奋人心的”账单”,彰显中国教育质量提升的成效:从 2010年起,中国进入人口红利下降期,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从74.5%下降至2014年的73.4%。与此同时,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8.75%提高至11.01%;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13.72%提高至16.35%——人力资源红利将大大抵消人口红利下降的影响。 “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作出贡献” 中国模式,赢得世界瞩目 这几年,世界名校在几大大学排行榜上的竞逐,总能引来舆论的关注。而不同的是,这几年,中国大学不再是”陪跑者”—— 2017年9月,英国教育刊物《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最新的”世界大学排名”,清华、北大进入前30名,复旦大学等5所高校入围前200名。 2017年6月,2017”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发布,中国高校上榜1289次,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并在7个学科位列世界第一。英国QS全球教育集团发布第14届QS世界大学排名,中国12所高校进入全球百强,成为拥有世界百强大学最多的亚洲国家。 《泰晤士高等教育》主编菲尔〃巴称赞,中国大学正在超越欧美的名牌大学,开始真正成为全球精英的一部分。 同样,这几年,围绕中国基础教育的讨论,从未停止。而不同的是,这一次,中国教育正成为世界的样板—— 在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中,上海初中生两次获得全球第一;世界银行主办的全球基础教育发展论坛上,来自30余国的教育部长级官员齐聚上海,只为求得上海基础教育发展的”秘籍”。 饱受”数学”教育困扰的英国,今年9月将中国小学数学教材引进课堂。 中国教育,为何赢得世界瞩目? 2013年、2014年教师节,”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教育工作者的寄望;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期间强调,”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坚持”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中国教育迎来崛起,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教育发展模式的魅力。 因为清华大学举办的暑期学校,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学生乌沙科娃〃伊丽莎维塔改变了对中国教育体制的看法:”高考制度的优势在于平等、公平、发展——人人有机会参加考试;统一的评判标准;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助于社会整体幸福感的提升。” 近年来,来华留学生数量与国别稳步增长;近年来,我国已与 46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签署、推动落实《亚太地区承认高等教育资历公约》;协调世界银行编写《关于国际教育趋势及经验的政策建议》;牵头组织制定《亚太经合组织教育战略》…… “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强音,不断开启新的乐章。 历史的脚步永不停歇。而中国教育的每一步前行,必将带给人民对美好生活更为真切的获得感和自信心。
|